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(记者 应妮)11月26日,由故宫博物院与恭王府博物馆联合主办的“时盛岁新:从‘文化遗产’到‘美好生活’影像志”,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和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同步开展。
11月26日恭王府博物馆的预展现场。 史春阳 摄
展览首次以“历史文化遗产地影像联动”为纽带,从两家博物院(馆)专职摄影师的作品中精选二百余幅,以独特的“互望”视角,展开一场影像对话。
“双馆共展”均以三个主题篇章进行呈现:第一篇章“视觉互望·天地大美”通过四季流转、晨昏雨雪间的建筑光影,展现自然变幻如何重塑建筑的历史肌理与情感温度,生动诠释“天人合一”的东方智慧。一殿之内,半是紫禁城以“中轴为序”,层层递进、尽显礼制庄严;半是恭王府园林“移步换景”,幽深婉转、风物各有其美,实现从国之威仪到园之逸趣的悄然转换。
11月26日恭王府博物馆的预展现场。 史春阳 摄
第二篇章“白驹过隙·影像考古”通过“古今对照”“古典工艺”与“特殊材质”三大板块,揭示古建空间在数百年历史中的“变与不变”。新旧影像的并置,展现建筑在时光中留下的被“干预”与“修复”痕迹;蓝晒、湿版等特殊摄影技法,以图像的斑驳质感呼应建筑在时间中的嬗变;当影像被转印于或冰凉、或坚实、或粗糙的方砖、木等修缮材料上,就形成古建筑可触摸的“视觉档案”。
第三篇章“人文共筑·古韵新生”通过记录公众在古建空间中的鲜活瞬间,展现文化遗产如何真正融入日常生活。
11月26日恭王府博物馆的预展现场。 史春阳 摄
本次展览不仅以影像为媒,承载建筑形貌之美,更希望透过镜头引入“影像考古学”视角,揭示建筑“形变神存”的文化基因;展览在真实记录古建筑空间之余,更如同一枚三棱镜,折射出人类与技术、文明、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据悉,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1月26日。(完)
热门评论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董明珠、刘洋、孟晚舟等入选“2023中国品牌女性500强”32048
- 2高铁香港段跨省列车重启 增开62列跨境列车26909
- 3董明珠、刘洋、孟晚舟等入选“2023中国品牌女性500强”25933
- 4首届“香港流行文化节”将举办约20项活动20465
- 5今年前两个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8%19748
- 6澳门专家学者:坚持依法治澳推动澳门特色 “一国两制” 实践不断向前发展17287
- 7董明珠、刘洋、孟晚舟等入选“2023中国品牌女性500强”14523
- 8拉美国家努力促进经济复苏(国际视点)13011
- 9试水带货销量“冲上云霄”,TVB打造沉浸式港剧直播12074
- 10全国高山滑雪冠军赛收官 黑龙江队收获5金12045






